
团伙犯罪如何界定?立案标准是什么?
- 知识资讯
- 2025-02-08
- 651
团伙犯罪的界定及立案标准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具体如下:
团伙犯罪的界定
1、人数要求:一般是指三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,两人不构成团伙犯罪。
2、犯罪主体要求: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,但如果组织、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,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,而其余参与人中有不满16周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,也可以构成团伙犯罪。
3、犯罪行为的一致性:团伙成员有共同的犯罪行为,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,互相联系、互相配合,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活动整体。
4、犯罪的故意性:各共同犯罪人通过犯意联络,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。

5、组织结构相对固定性:为了实施多次犯罪或一次重大犯罪而建立的犯罪集团,其成员相对固定,有明显的首要分子。
不同类型团伙犯罪的立案标准
1、盗窃团伙:通常盗窃公私财产价值达1000元至3000元以上即符合盗窃罪的立案标准,需要启动刑事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,对于多次盗窃、入户盗窃、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特殊情况,无论涉案金额大小,均构成盗窃罪。
2、诈骗团伙:若团伙进行诈骗行为导致公私财产的价值达到三千元人民币以上,则依据法律应予以立案追诉。
3、抢劫团伙:只要团伙实施了抢劫行为,就应当立案。
4、涉赌团伙:组织三名或以上人员赌博,抽头渔利五千元及以上、赌资总额五万元及以上、参赌人员总数二十人及以上;组织中国大陆公民十人或以上赴境外赌博并收取回扣或介绍费,即可视为立案标准成立。
团伙犯罪的界定与立案标准需严格依据法律规定,不同类型的团伙犯罪因其侵害法益和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,在立案标准上有所区别,执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,应准确适用法律条文,确保公正司法。
团伙犯罪如何界定?立案标准是什么?由跃鼎网知识资讯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跃鼎网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团伙犯罪如何界定?立案标准是什么?”
